孩子能否独立地洗脸刷牙,能否在睡前准备好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学习用具等等这些小小的生活细节都影响着孩子能否快速适应小学生活,能否提升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效率。父母经常抱怨孩子磨磨蹭蹭、自己的事情耍赖不完成、上学总是丢三落四,这些行为都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息息相关。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首先应该做的不是责备他们,而是应该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平时是不是很少对孩子放手、是不是孩子一哭闹就妥协、是不是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生活习惯等等。
1、准备好刷牙杯和牙具;
2、打开水龙头接水;
3、拧开牙膏盖子,把牙膏挤在牙刷上;
4、端着刷牙杯,接着盆,把牙刷放在嘴上刷牙;
5、先刷门牙、再刷后面的牙;
6、刷完漱口擦嘴,洗净牙具牙杯放回原处。
沟通:对与儿童的新“任务”提前做心理预知,让儿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比如:可以对孩子说:“2岁的小朋友要开始学习刷牙了,我们又要学习一个新本领了”、“很多小朋友不爱刷牙,是因为他们觉得学刷牙很麻烦”、“但也有很多小朋友学会了,并能早早刷牙,预防牙齿坏掉了。”有心理预知的孩子比没有的孩子,更能感觉到被尊重。
沟通技巧:明确说明“任务”的内容和要求。让孩子自己完成“任务”,并约定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问父母或者看父母一眼。千万不要看到孩子做的不对,就急于指正,甚至发脾气埋怨或者横加指责。这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即使孩子真的需要帮助,也尽量用简单的词汇提示,比如:“牙膏”、“关水龙头”。提示:孩子在演练的过程中,是边回忆边操作,不要随意打断他的思考过程。父母的作用是帮助孩子修复整个“任务”的流程,并让孩子没有挫折感。每一次成功完成“任务”后的肯定,都会带给孩子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并激励他成长。第四步:放手
本文由站长原创或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zxqjyw.com/post/3578.html
本文 暂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