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燃爆整个夏天:内向的孩子,到底有多出色 郑州学前教育 • 2年前 (2019-08-09) • 儿童心理 • 阅读 615 • 添加收藏 8月2日,易烊千玺更新了一条图文微博,宣布自己的单曲正式亮相。 与此同时,由他出演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以及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也备受好评。 易烊千玺坦言,接演《长安十二时辰》时,自己并未接受过专业的表演。面对质疑,他专门邀请了表演老师,而此时正是他最紧张的高三阶段。 拍戏期间,为了不耽误学业,同时还要准备18岁生日会,易烊千玺逼着自己把24小时当做48小时连轴转,哪怕再累,也从不放弃。 他说过,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当褪去鲜花与掌声,镜头外的他就像普通少年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专注地写字,雕塑。 熟悉易烊千玺的人都知道,他性格内向,沉稳慢热,除非深思熟虑,否则绝不轻易做决定,且要做就要做好。 可以说,正是他这种踏实专注的性格,才成就了他今日的光鲜。 武志红曾经说过,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外向是外向者的嘉奖。两者只有差别之处,绝无是非对错之分。 性格是刻印在孩子内心的图腾,它从来没有如你所愿,而是与生俱来。 外向的孩子像炙热的太阳,闪耀夺目,而内向的孩子却像平静无波的大海,沉静包容。 但是,天性内向的孩子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内心也会汹涌澎湃。他们会把最炙热的感情,以最细腻的方式付诸行动,往往更易获得成功。 专注,是内向孩子的代名词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内向和外向的差别,在于心理能量的根源方向:内向的人,能量多来自自身的内在世界;外向的人,能量多来自外部世界。 在纪录片《零零后》中,一个内向的北京女孩让我记忆深刻。 小朋友们在教室外玩耍,3岁的一一因转圈圈而无法自拔;同学们一起玩乐,她却玩沙子而不亦乐乎,更多的时候她则是一个人专注地翻看绘本。 面对担忧她的老师,一一掷地有声地说出“我就喜欢一个人玩,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长大后的一一依然寡言,当遇到和自己一样内向敏感的孩子,她却义无反顾地陪着那个孩子学会融入集体。 内向的孩子往往吝啬嘴唇的温度,却专注于聆听别人的倾诉。因为专注,才能看到别人真正的需求。 也只有这样的特质,才能保证他们不受外界的纷扰,专注于内心想做的事,而这恰好就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请回答1988》中的天才棋手崔泽,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 正因为他的沉默与不喜社交,让他更能全心全力地专注于围棋,揣摩变化无常的黑白世界。 因内向而专注,因专注而成功。 内向的孩子,沉静而善良,专注而认真,嘴上无话,但心中却光芒万丈。 他们有着自己的规律,享受着孤独带来的沉淀,那些由内而外的能量,不断充盈着他们的内心,这也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基石。 内向的孩子,更善于独立思考 《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的作者苏珊·凯恩,曾分享了自己9岁时参加夏令营的故事。 性格内向的苏珊拎着装满书籍的行李箱,憧憬着与大家一起阅读的时光,而现实却让她不知所措。 营长要求女孩们热情地喊出夏令营的口号,而苏珊却受不了吵闹的环境,回到房间后捧起了心心念念的书。 面对苏珊的不合群,营长委婉提出,希望她外向一点。苏珊惶恐不已,一度认为内向的性格不好,甚至放弃了成为作家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律师。 然而,苏珊的转变并没有成功。 她说,哪怕站在演讲台上,还是会觉得很棘手。但这却不妨碍她理性思考、创作出令人振奋的著作。 苏珊试图改变自己的性格,不惜违背了自己的梦想,直到最后才明白,坚持自己,心之所向才是与世界握手言和的最佳方式。 就如她在TED演讲中说到,当内向性格的人处于更安静的、更低调的环境时,才能把他们的天赋发挥到最大。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从小是个内向低调的人,他曾说过,写小说是孤独的,但将它当做自己喜欢的炸牡蛎,就会觉得有趣。 相比于宣传自己的作品,他更喜欢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进。 《时间的皱纹》作者马德琳·英格曾说,如果不是因为小时候一个人把时间都用在阅读和思考上,她压根就不会成为一名如此大胆的思想家。 内向的孩子喜欢独处,看似不合群,却是他们自我沉淀的方式,这完全无碍于他们的才华。 内向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呵护 内向的孩子,都有其独特的运行轨道,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呵护与关爱,日常生活中,父母需要做到这几点: 1.接纳孩子的性格 曾经看到一位知乎网友的故事,从小内向不合群的他,不愿撒娇嘴甜地和长辈打招呼,父母觉得很没有面子,就经常将他丢在家里。 长时间的独处,让他更加内向且显得孤僻,为此他爱上了阅读和写作。 而父母却剥夺了他的这一爱好,强迫他与外界接触,开展自己不喜欢的活动,这个打击一度让他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面对父母的诸多挑剔,他始终没有试图改变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父母不断否定孩子的性格,强行改变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其结局注定不会太美好。 哈佛大学卡尔·施瓦兹教授曾说过,那些在2岁表现出腼腆内向的孩子,即使在他们长到18岁,他们的性格还是内向的。 性格无法改变,父母能做的就是接纳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认识这个世界。 2.内向的孩子,靠的是引导而非逼迫 朋友的女儿是个内向腼腆的孩子,每次都喜欢躲在妈妈的身后,悄悄探出头打量陌生的客人,被发现后立即又缩回去。 见女儿不愿意打招呼,朋友无奈,但也从不勉强。 不过,只要有时间,朋友就会带着女儿去小区玩,接触更多的小朋友;去菜市场买菜,也会让女儿去问摊主问题,一次不行,那就下次再来。 朋友用自己的方式,让女儿不再害怕陌生人,哪怕她还是喜欢安静的环境,但也会大大方方地主动打招呼,而不是胆怯退缩。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孩子的性格影响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只有让他们多看多听,才能正常交流,如果缺少这一环,那孩子的社会交往也会出现问题。 内向的孩子,并非不会交流,而是缺乏交流的技巧,父母应该在尊重孩子前提下,让他学会和生活握手的方式。 3.遵从孩子的内心,是他们获得自信的源泉 很多人都有种错觉,认为内向的人,必定都是自卑的,其实不然。 胡可的儿子安吉,就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有一次参加节目,胡可要他自我介绍,他却抿着嘴一言不发,场面一度尴尬。 但短短几年时间,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羞涩男孩的蜕变。 当安吉双手翻飞弹奏出优美的旋律时;当他奔跑在绿茵场上,追逐着不断跳跃的足球时;当他挥毫泼墨,写出“业精于勤”时,他的脸上都张扬着自信的光芒。 遵从了孩子的内心,才能让孩子真正热爱。而正因为安吉的多才多艺,才让他变得更加自信,也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著名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曾经提出过“少即是多”的理论,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套用在性格内向的孩子身上。 舍去了不必要的交流,却保留了内心最纯粹的渴望。 内向的孩子虽然沉默,但他们善于脚踏实地扎根于脚下,拼尽全力积蓄能量,最终为了心中的渴望,盛开出最绚烂的花朵。 性格没有优劣之分,内向的孩子一样可以很优秀,他们的能量超乎我们的想象。 而父母能做的,就是帮他们护好扎根的土壤,引来清澈的泉水,然后让他们遵循内在的规律,努力向上。 本文由站长原创或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zxqjyw.com/post/3422.html 本文 暂无 评论 回复给 取消回复 欢迎点评
本文 暂无 评论